重压下的晋江实体经济:鞋业市场积极应战
- 22-08-21 17:54:48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全球经济疲软,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实体制造业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关注重压之下,晋江实体经济是如何逆势应对?首先来看看晋江两大鞋业市场。
现场:中国鞋都鞋业批发市场
中国鞋都(晋江)国际网批中心商户 庄瑞宏:我接触鞋行业也有10多年了,对鞋子是比较了解的。秋季开始,它是一年当中的销售大季。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庄瑞宏刚刚选择童鞋品项进驻中国鞋都(晋江)国际网批中心,这也是她第一次创业。
中国鞋都(晋江)国际网批中心商户 庄瑞宏:很多人不看好自己出来创业,市场行情很多人都说不好,但是我个人认为,做生意要看人,不一定说别人做不起来,我就做不起来,这一点我还是蛮有信心的。
庄瑞宏的信心源于晋江雄厚的制鞋产业链基础。在中国鞋都,市场繁荣时,入驻的商户超过两万家,原料、鞋材、成品和商贸服务等鞋业配套都在此聚齐。近几年,中国鞋都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借助陈埭鞋业产业链优势,引入了电商直播基地。
中国鞋都(晋江)国际网批中心商户 陈玉树:来,满屏尺码飘起来,来,让主播看到。
从事了十多年外贸生意的陈玉树现在也开始第二次创业。2020到2021年,每年还有100多万双鞋经他之手销往世界各地。
中国鞋都(晋江)国际网批中心商户 陈玉树:这几年的疫情,对整个行业包括我们国际外贸也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我认为小企业其实小有小的好处,我打游击战,以电商这一块,不管是直播,国际的电商,单点去突破它。我不把每一次的危机看成危机,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机会。
现在,中国鞋都(晋江)国际网批中心经过前期的整装改造,目前已有100多家鞋类品牌及工厂入驻,配套开设85个直播空间,并在三楼设立3800平方米的品牌供应链选品中心,同时中心还通过对接海外与国内几大鞋类市场,打造中国鞋都成品鞋新型批发综合体。
中国鞋都(晋江)国际网批中心负责人 陈秋楠:这个项目把这些中小型企业聚合在一起,联手来把一些资源、渠道,还有产品做一个整合,让大家抱团,产生一股凝聚力。
成品鞋贸易商家转战线上,寻求新客户。在晋江庞大的制鞋产业链中,一大批上游供应链企业又是如何应对呢?位于陈埭的另一处制鞋产业链批发市场——晋江国际鞋纺城,目前已入驻鞋材类商户847户,海鸥鞋材是最早一批入驻鞋纺城的商家。
海鸥鞋材总经理 丁婉玉:疫情的话就是订单量减少,感觉订单明显少了。
尽管市场客源大幅度减少,对于原本80%订单来自海外的丁婉玉来说,这两三年她和同事们也是想尽办法推出小程序与国际客户保持联系。
海鸥鞋材总经理 丁婉玉:我们有做电子色卡,电子色卡就是说我们把所有的材料扫描到小程序里面,让客人直接通过扫描图直接先可以先做设计用。
丁婉玉的团队还结合今年气候炎热开发了凉感鞋材和耐磨的鞋面材料。
海鸥鞋材总经理 丁婉玉:我们前进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我们会少做一些盲目的接单,更专注于一些性价比更高的订单。
近年来,晋江全力稳外贸,助力实体经济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在一系列外贸稳增长措施综合推动下,今年1-6月预计出口391.7亿元,市场采购试点5月、6月分别出口22.5亿元、25.7亿元,环比分别增长219.78%、14.3%。
晋江市商务局局长 蔡伟达:作为商务部门,我们致力于帮助外贸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去库存,帮助企业找出一条新的通道,解决企业目前面临的这一些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就组织了多场外贸云展会,然后也帮助企业跟一些大的电商平台进行对接。
今年来,晋江组织300家外贸企业参加线上广交会、外贸云展会、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等各类外贸展会6场,制定政策支持企业,推行“代参展”模式,助力外贸企业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在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中,晋江市65家企业亮相,晋江馆累计接待客商超6000家,达成合作意向超420个,意向采购金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同时,晋江还出台纾困政策措施,优化出口信保服务,将信保保费补助比例提高至20%,上半年,出口信保累计承保金额约12亿美元,服务企业609家,其中小微企业540家,承保金额约4.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