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晋江数字工厂”系列报道 数字化赋能华宇智慧织造园让生产更“聪明”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22-02-26 查看数0

今天的“探秘晋江数字工厂”系列报道,我们一起来关注华宇在2019年投资35亿元建设的智慧经编织造生产基地。目前,企业数字化生产已经逐步呈现。

记者 邓彬彬:我手中的材料非常的透气和结实,它是华宇集团通过数字化制造出来的经编面料。近年来,华宇加大实施数字化生产,今年2月还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生产场景示范。那么,华宇是如何进行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火眼金睛”实时监控生产流程

走进华宇织造车间,几百台经编设备正在飞速运行。眼前的这台设备上可藏着“多双眼睛”,13个摄像头,实时在线采集生产流程。

华宇织造总裁 苏成喻:实时在线检测,可以实时看到整个纱线在哪个位置,第几条的纱线有出现了断纱的问题,及时指派员工进行处理,避免次品的发生,提高产品的质量。

基于5G网络的覆盖,华宇通过与高校合作研发了经编视觉检测系统。现在智能在线检测场景的运用经过前期的试运行,也将在华宇新投用的800多台套经编设备上进行推广。

华宇织造总裁 苏成喻:我们从原来的小试阶段,马上大试阶段实现量产。我们在线检测,品质方面可以得到实时数据,每一个订单生产进度,都会有一个实时检测的数据。

多个数字化运用场景初步形成

经过三年的建设,华宇智能经编织造园从生产端到物流仓储,已初步形成经编智能生产系统。 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的公告》,福建省共有两家入选,华宇织造为其中上榜企业之一。

华宇织造总裁 苏成喻:已经有七个应用场景在经编行业实施,第一个是在线检测,再来就是MES数据化的检测,还有我们跟电信的5G应用的场景,现在和天津大学合作的找布系统,以及智能仓储、输送、配送的应用场景,包含整个园区智慧园区的应用场景。

借助数据科学安排生产

在华宇数据中心,屏幕上显示着几百台设备的运行实时状态。通过华宇打造的数字化工厂,数据实时采集为管理提供依据,过去借由人工查看设备运行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华宇织造总裁 苏成喻:以前产能低了,我们才会发现设备有存在问题,要去跟踪,至少这个时间滞后了两到三天的时间,通过这个数据的采集,我们时时刻刻能够知道设备的运转的一个情况以及这个产品生产的情况。

有着16年经编行业从业经验的李远鹏,现在是华宇织造计划中心的副总监,过去安排生产计划需提前到车间查看设备运行状况,再手工录入各项数据,形成生产任务单。现在,李远鹏安排生产可是轻松了不少。

华宇织造计划中心副总监 李远鹏:之前还没有实现数字排产的情况下,我们800台设备,包括现场的调度,包括我们计划排产人员,至少需要八个人,而且是差不多在八小时满负荷工作。目前,只需要一个计划排程,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大大提升排产效率,而且更科学。

打造智慧经编纺织示范基地

苏成喻告诉记者,华宇实施数字化生产以来,开机率从70%提高到95%,产品研制周期从平均30天缩减到15天,产品不良率从25%减少到5%,设备能耗降低23.53%。

华宇织造总裁 苏成喻:整个智慧园区将在2022年年底,初步形成以及现场的实际的运行状态。现在随着数据化车间的建设,各个应用场景的实施,更好地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整个智慧化、数字化的提升,为企业效率带来了很高的效益。

记者了解到,华宇这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集化纤、经编、印染为一体的国内最大的经编纺织示范基地。可提供就业岗位超1800个,预期年产值将达30亿元。

记者手记:华宇织造智慧园区启动建设以来,正遇上疫情的持续发生。华宇织造总裁苏成喻告诉记者,疫情下华宇仍坚定加大数字化投入。目前,企业订单迎来新的增长,产能更是实现翻番。今后华宇将基于数字化建设,继续深化5G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行业应用场景,逐步建立以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相结合的经编生产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