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理工创新人才培养 "产学研"融合发展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17-09-01 查看数0

眼看着暑期即将结束,有的学生忙着找实习、有的忙着准备考试,而在我市的泉州理工学院里,老师们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小学期”教学。这几年,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结合本地企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开展“小学期” 学生提前做“准职业人”

“小学期”是学校利用暑假或者寒假时间,开展短时间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各大高校相当流行。在泉州理工学院内记者看到,学生们不是在教室学习,而是来到了课外实验室,拿工具认真地进行着轮胎拆装、轮胎动平衡等专业操作。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工学院车辆系实验室主任 赖景湖:这个班主要是车服班,这个是我们本来的专业,学生现在准备下学期出去实习了,那我们小学期开课就是说让学生,出去的时候直接实习,所以在暑期上这个小学期(课程)。

学生 陈燕:现在小学期的话是实操课,自己动手肯定更切实际一点,而且跟平时工作更贴近,所以说肯定也学得更多。

2009年,学校在车辆工程系率先试点,顶着七八月酷暑,启动“小学期教学改革”。经逐年完善,现已在全校推行,扩展了“企业专班、大项目实战”等多种形式的小学期课程,成效显著。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学校还将跟岗实训和小学期课程进行了无缝对接,将教学与实践融入我市企业,培养具有“晋江基因”的人才。

本台记者 吴晶晶:我现在是位于五里工业区的安踏电商部,那在我旁边这一位是去年毕业于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的学生许明源,那据我们了解,他是去年6月进入安踏电商部工作的,而在去年双十一当天他就取得了225万的业绩贡献,而他所带的团队也一直是排名前三的。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2016级学生 许明源:就是我们是在前面就进入企业学习,感觉这样提前进入企业的话,会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这个工作,也让我更好地适应我想要的工作

如今,安踏集团电商的客服部已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来源于泉州理工学院。而集团自去年与学校合作以来,凭借着入职学生的优秀表现,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加深。

安踏集团电商客服部副总监 傅少兰:我们从最开始的大三的学生合作,到现在大一大二大三我们都有接触,2016年的时候我们才(引进)20个人,20个学生在这边,那么今年的话我们到现在已经达到47个,整个学校的工作室加在一块的话,我们今年有突破130个了

实际上,小学期”仅仅只是泉理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部分,学校于2013年启动科研工作以来,历经五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了9个市级以上的科研平台,而通过这五年,也逐渐形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校长助理 郭霏霏:以地方的产业需要 来制定我们科研创新的方向 所以在成立科研创新项目的时候 都是有跟地方的行业企业进行对接的。

产业伙伴型大学  服务晋江发展需求

林其天,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他认为,学校应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服务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产教融合非常重要。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林其天:从产业来讲,最主要就传统的服装鞋帽,由这拓展下来,现在有一个石油化工,接着这几年新出来的智能智造,智能智造也是很多产业需要的,还有销售模式的变化完以后,很多企业也需要电子商务的人才,所以我们商科这方面,契合度都是很高的

今后,学校还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的改革,进一步落实深化小学期教学改革,打造集“教学、实践、实习、就业”为一体的双导师培养模式,践行“产业伙伴型大学”办学定位。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林其天:也就是通过这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晋江产业和企业的需要,能够做到培养出来的人去得了,去了就能用得上,用了还能留得住,留得住还能发展好,这是我们这几年下来,办学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今后办学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