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强: 用行动诠释数控机床实训教师的工匠梦
数控机床加工被认为是企业产品生产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从产品图纸的设计、到产品的实际生产,都离不开技师们的一双巧手。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师姚佳强,2019年毕业之后,留校成为一名数控机床专业的实训教师,正式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用行动诠释数控机床实训教师的工匠梦。
现场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师 姚佳强VS学生:毛坯的样子是这样的,那我们需要把它加工成这样(成品)的话 ,是需要进行将近六把刀的编程,内孔的加工开出量也是非常大,要把它的中间掏空。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师 姚佳强:大家好,我叫姚佳强,今年24岁,是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的竞赛指导教师,我接触数控这个行业已经7年了。一开始读中专的时候就选择数控这个专业,因为从小我的动手能力就比较强,喜欢加工一些东西。
从中专开始,姚佳强就开始参加数控车工的职业技能比赛,并多次取得好成绩。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师 姚佳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熟能生巧。训练的话都是早上8点要到位了,一直训练到中午两三点都还吃不到午饭。那时候备赛比较紧张,很多时候都做不完,做不完要加班做,就会吃不上饭,一般都会做到晚上11点、12点。
一个金属零件的加工,要经过绘图、编程、车床加工、 测量等多个步骤,姚佳强对此已十分熟悉。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师 姚佳强:像我们福建省第一届技能大赛的样题,它编程程序的量快达到100个,但是他又要求你7.5个小时内完成,平均每10分钟加工完一条程序。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刀具,它有不同的切削的参数,整个工艺也是比较庞大的,要记的东西蛮多的,如果不训练,不进行长时间反复训练的话,记不住,容易出错,出错会发生危险,所以自己也是要比较小心,也比较认真。
现场:根据公差要求,是要小于0.025毫米,我们测量出来是小了0.013毫米。我们是在公差范围内,这个尺寸是合格的。像我们一张A4纸的厚度是0.1毫米,像我们正常一根头发丝是0.14毫米,但是我们要求的工差是小数点后两位,控制的(工差)精度是比头发丝还要小的。
2021年,年仅21岁的姚佳强被授予“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师 姚佳强:技能竞赛对我的成长也是起到一个比较大的启蒙。随着技能大赛的难度会越来越高,我们的水平也不能停滞不前,也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去省外或者省内不同的院校进行技术交流。通过一些平台,了解这方面的大神,了解加工工艺,我们去了解交流一下,才能让它完成得更好,完成得更快。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师 姚佳强:我当时有在企业实习过一段时间,企业里面内容是比较简单的东西,比较枯燥单一的东西,我觉得企业并不适合我,我觉得回来任教,挑战一些技能大赛,高难度的工件、产品,这样的话会更适合我,我也喜欢指导学生,让他做出来一个完美的东西。这样的话,我有成就感,学生也会有成就感。
现场:刀的平行度要打好,因为端面槽刀是这样切削的,平行度要打好一点。加工完之后要进行测量,你的深度要对,你的直径要对,壁厚也要对。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学生 郭俊枫:教练要求确实很高。因为我们想要出成绩,教练肯定是全心全意帮助我们带我们练。他会分享一些经验什么的给我们,他自己的训练方法,和一些工艺参数都会分享给我们,指导我们。我们遇到困难之后,他会鼓励我们不要放弃,要刻苦训练。
为了不让自己对数控车工的技艺生疏,在带学生数控实训的同时,姚佳强也不忘自己的练习。他经常挑战一些从未做过的工艺品。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师 姚佳强:自己也蛮喜欢这个加工的过程。从编程画图,把一个凭空想象的东西,甚至是自己想做的东西,从零到有,自己一个人一步到位地生产出来,给自己的快乐,满足感是非常高的,自己做出来是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