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新“晋”界 晋江:全周期陪伴 打造现代产业园区
去年以来,晋江高效推进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越来越多“土地存量”变成“发展增量”。晋江持续营造“三生”融合发展园区生态,招引一家家企业选择入驻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晋江累计建成产业空间超700万平方米,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达60%。
去年10月,乾德纺织从厦门同安搬迁到英林服饰一体化工业园。经过多次了解,企业签下园区一整栋楼1.5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经过近半年的运营,乾德纺织在晋江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乾德纺织总经理 韩杰:入驻英林服饰一体化工业园以来,运营情况非常良好。我们是安踏、李宁、特步、乔丹、361°等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多年来一直深耕休闲服饰织带制造领域。去年10月从厦门搬迁入驻园区后,我们不仅更新了生产设备,还优化了生产流程,2025年产能预计能增长75%。
今年3月,英林服饰一体化工业园区刚刚启用贴身运动服品类的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园区以晋江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聚焦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目前已有20家服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园投产,形成服装、泳装、健身装、贴身运动服饰的产业聚集地。园内上下游企业紧密相连,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乾德纺织总经理 韩杰:园区现代化的标准厂房为我们提供了拎包入驻、增资扩产的优质产业空间,我们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投入3500万元。随着新设备的进场,梭织产能将增加45%,针织产能增加30%。而且园区设施配套完善、管理更加规范化,比如园区综合楼配套了产业赋能中心,园区配套了消防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支持,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生产,减少了后顾之忧。
晋江市经济开发区营造“三生”融合发展环境,打造现代化产业社区营商举措,推进五里高新综合产业园等7个连片标准化产业园和61个标准化厂房建设,建成永佳智能装备产业园、英林服饰标准厂房一体化工业园、安东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等9个新形态的产业创新载体,推动设计研发、人才培训、金融资本等关键要素配套入园,实现从传统生产制造型园区向创新融合型园区转变。实现企业“拎包入驻、拎机投产、左右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工作圈就是生活圈”的良好局面。
此外,晋江市园区办紧盯园区标准化建设痛点,创新构建“云端+线下”双轨服务体系,保障了多个重点园区建设加速运营投产。
晋园发展集团副总经理 黄辉煌:我们原有的地块属于低效用地,就整个厂房也闲置了,产能也是比较低下。通过我们整个配套相关的这些标准化政策来盘活这块用地。整个用地的话原有的容积率只有0.8,我们现在是提升到2.97。整个园区目前整个招商去化率已经达到百分百,有43家的企业已经是实现了满负荷入驻。
黄辉煌介绍,在永佳智能产业园建设前期直至目前稳步运营,市园区办都主动出击“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让企业安心在晋江发展壮大。为及时回应解决园区项目堵点难点问题,自2022年园区标准化工作启动以来,晋江市园区办以园区业主及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微信群轻量化专班”服务模式。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企业诉求即时提、部门协同线上办”。
晋江市工信局副局长 刘国振:我们搭建了由市领导统筹多部门协同的微信群轻量化的专班,基本上形成了“一项目一群、一事项一策”这样一个高效服务模式,且有任何的疑惑或者是诉求,可以在线上在群里全天24小时直接提。
线上组建跨部门专班,通过“微信群”实现诉求即时响应,建立问题三要素清单和领导调度机制,全流程跟踪安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线下实施流程再造,精简工规许可等高频事项,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1—3个月。另外,创新打造“数据代跑”模式,21个项目提前开工,规上企业入园率达60%,构建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生态,以服务创新驱动园区经济提质增效。
晋江市工信局副局长 刘国振:目前晋江市已经策划实施了208个园区标准化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的产业空间超700万平方米,全方位满足企业的增资扩产需求。目前我们的产业集聚力更强,全市入驻园区企业超580家,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提升至60%,去年新增产值360亿元,真正实现了寸土生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