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潘山村:非遗之乡有新风
从今天起,本栏目将推出《我的美丽乡村》系列报道,首先来关注一下东石镇潘山村。潘山村位于东石镇东北郊,与金门隔海相望,依山临海,自古以来就有“潘山起凤, 涧水长流”之美称。潘山庙宇木雕文化是首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它也是世界非遗名录——南派布袋戏的发源地, 潘山人崇尚文明、追求健康进步,乡村突出人文特色,环境卫生清洁,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9年9月,潘山村获评2019年度福建省乡村二十个旅游村之一,2020年入选福建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获评福建省级美丽乡村。
眼前的这堵景观墙嵌入了潘山村的多重文化:有旧时的庙宇建筑、乡土文艺、农家乐,还有传统木作、童趣小时记忆等,这些通通以木雕的形式传神再现。
东石镇潘山村党支部书记 刘鸿材:木雕墙有五个主题,一个是传统工作,第二个是传统木作的生产整个流程,第三个是介绍我们村另外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掌上木偶,另外一个是,庙宇木雕建筑这块,还有一个是儿时记忆,就算记录小孩童年的记忆,
在潘山村,有一项世代相传的技艺——木雕。潘山木雕有立体雕、镂空雕、浮雕等技法,善于雕刻庙宇、佛像、人物、花鸟鱼虫,雕刻技法精湛,手法逼真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借助改革开放的契机,潘山精湛的木雕工艺得到台湾、东南亚寺庙建筑界的认可,订单接踵而来,掀起了潘山木雕工艺产业化的热潮。当时莆田、浙江、惠安等地的人也纷纷涌入潘山木雕厂务工,并将潘山木雕技艺带到了各自的家乡。
东石镇潘山村党支部书记 刘鸿材:我们现在有牌照的厂家有十几家,但是我们家家户户都是以木雕为主要产业,比如说一个厂家把一个庙宇接单回来分摊给散户,家庭作坊去做他可以帮助你的做法,既分工又合作,有的做其他的构件,边边角角这些配件,飞天的这些配件,然后就是,把整个流水线都在村里面做。我们现在产值已经超亿元了,
借助木雕之乡、南派木偶布袋戏发源地等优势,潘山村将进一步深挖“美丽乡村”内涵,建设木雕、木偶、农业展馆,策划配套文化节;同时,以零星古宅和木雕师作坊为载体,建造微景观,打造山海同游精品特色文化旅游路线,推进木雕、农业、木偶三大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潘山村“美丽乡村”向更高层次跃升。
东石镇潘山村党支部书记 刘鸿材:我们现在用木雕做一个主题公园,把这个公园做好,举行木雕比赛,这个文化节做这个木雕活动更好把我们非遗项目推出去,你看我们在做的景观上面,每个景观都离不开我们非遗。
近些年,随着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完善,潘山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创建之路,村容村貌越变越美的同时,村民也自觉加入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