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镇:探索“三联”工作法 推动“安置”到“安居”
自我市全面开展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行动以来,永和镇坚持以红色引擎强领航,以多元智治暖人心,探索推出“三联”工作法,打造形成“党建引领全覆盖、物业管理全参与、优质服务全方位、基层治理全融入”的小区大管理格局,推动群众实现“安置”到“安居”。今天的《问答·晋江》——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一把手”专题访谈,走进永和镇。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韩佳男:“时代命题·实干作答”,《问答·晋江》——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一把手”访谈,今天走进永和镇群华雅苑小区。该小区建成于2022年12月,共7栋483套,建筑面积87810平方米。随着安置回迁的业主越来越多,小区通过解问题、破难题,多项工作得到妥善解决,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从“安置”到“安居”“安居”到“乐居”,这背后有什么好做法呢?我们请永和镇党委书记陈松柏给我们介绍一下。
陈书记,您好。我们发现这个小区整体环境较好、群众评价较高,小区自治也有成效。请您给我们讲讲是如何推动的?
永和镇党委书记 陈松柏:我们所在的群华雅苑小区,这是我镇第一个落成的安置小区,主要安置高铁主线多个村庄的村民。在推进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过程中,我们坚持党建引领,重点聚焦“安置”到“安居”,再到“乐居”这个核心命题,围绕“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突出村委会自治带动作用,聚力抓好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组建,创新实行物业及时响应、诉求及时回应机制,着力推动小区管理联动、群众问题联办、日常事务联商。同时,积极协调各方、向上链接资源,把“儿童友好”融入小区治理,利用小区公共空间新建儿童运动健身场所,创新打造小区“儿童之家”,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手工与绘画等各类活动。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韩佳男:从您的介绍中,感觉整体效果很好,群众的归属感较高。这种模式是否有推广到永和的其他小区呢?
永和镇党委书记 陈松柏:有的。自全面开展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行动以来,全镇4个小区均已组建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组建率实现百分百、全覆盖。镇、村两级携手各小区成立工作组,巡查了解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联动协调部门解决。同时,我镇坚持以红色引擎强领航,以多元智治暖人心,探索推出“三联”工作法。一是组织联建。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N”多方联动体系,实行科级领导干部、党建指导员“点对点”挂钩联系指导小区,动态梳理小区“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圆桌会”议事协商推动解决。二是服务联动。设立党员先锋岗、选派党员楼栋长,常态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到小区”、党员“三亮”行动,探索建立“群众点单、小区和党员接单、居民评单”服务模式,打造“有事找物业、服务有党员、人人都参与、协商把事办”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比如,我们开展“城管执法进小区”行动,在群华雅苑小区设立城管联络站,建立常态化下沉小区执法和网格化巡查机制,整合执法力量,延伸执法触角。从去年11月至今,已高效处理群众反映问题70个、问题处理率98%,办好办成小区“微实事”88件。三是资源联享。坚持党支部引领方向、业委会履职自治、物业公司做优服务、职能部门执法保障,积极链接共建单位、党员居民、志愿者等治理资源,先后开展政策宣讲、尊老爱幼、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和文化活动120场次,大大提升了广大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韩佳男:从您的描述中感觉措施很实、成效很足。那在推进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难题吗?永和镇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永和镇党委书记 陈松柏:老旧小区管理品质提升是当前遇到的一大主要难题。以华宝小区为例,该小区2008年交付使用,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管理相对会比较欠缺。为有效提升小区管理水平,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全面抓好小区组织构建。成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由永和村党总支书记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另一方面,聚力办好小区“微实事”。紧盯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小区形象等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指导小区业委会联合开发商积极筹集资金,先后推动解决小区中庭大片裸露地块硬化、小区消防管网更新改造、消防水压增压泵提升、老旧电梯更换等一批难堵点问题,着力打造群众幸福家园。
下一步,永和镇将持续深化“三联”行动,全力推进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工作。重点探索建立高铁新区大党委,全面提升党建引领覆盖面,通过党建引领、空间共享、服务多元的模式,引导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三驾马车”同向驱动,不断提升小区自治和物业服务水平,真正让群众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转变。